4月15日晚,由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文献阅读与写作”第十一期研讨活动通过“腾迅会议”顺利举行。
本期文献研读会的选题来自药学院陈冰冰教授申报的教师培训项目“互联网参与的混合式教育模式学习与评价”,围绕着发表于BMC Medical Education的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in the smart classroom combined with virtual simulation training in basic nursing courses一文进行研读探讨。研读会由教学发展中心金伟琼主任主持,由药学院陈珺老师进行文献分享,药学院临床药学系主任陈冰冰教授进行点评。
在文献分享环节,陈珺老师首先概述了我国教育领域智慧课堂发展概况及其优势、虚拟仿真实验的类型及各自优缺点;然后根据研读的文献,详细介绍了作者所在院校《基础护理学》智慧课堂结合虚拟仿真训练的混合式教学教改实践,指出了该教改实践中多维度评价体系和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方法等值得借鉴之处,同时也提出了文献中值得进一步讨论和商榷的问题。陈珺老师认为:智慧课堂对教师工作提出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更及时充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实时激励和引导学生使用数字化工具;我校在智慧教室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方面有良好的基础,为开展类似的教改实践与教学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点评环节,陈冰冰教授指出,文献分享是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教学工作、激发教学热情的一个契机。本次分享的文献,把智慧课堂与虚拟仿真实验进行了深度的融合,案例分析、小组情景模拟、同伴互助学习(PAL)等方法多元协同运用,通过科学的量表设计和数据分析来验证教改成效,这些是值得学习的亮点。同时,陈冰冰教授就进一步用好虚拟仿真实验、改进PAL的评价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还结合当前Deepseek等AI工具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就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推进精准的人性化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如何避免其负面影响,作了深入分析。
在交流环节,有教师就混合式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高效互动、教学改革实验组学生纳入标准的优化等问题,与分享和点评的老师进行了交流探讨。
最后,教学发展中心金伟琼主任进行了小结。她强调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利用我校良好的数字化教学设施,总结提炼已有的相关教学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实现教学研究、教改实践、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