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认真贯彻教育部高教司文件要求,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举办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高学会[2020]107号)精神,聚焦教学创新,推动我校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校决定举办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将相关工作部署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本为本,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推动教授走进本科生课堂,从而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发挥教学创新竞赛的导向作用,促进广大教师加强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彻底转变,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切实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参赛教师要求
我校从事本科生一线教学的在编在职教师,师德高尚,爱岗敬业,近五年对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3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教师的团队。
三、比赛名额分配和比赛内容
1.名额分配:每个学院择优推荐1~2人(或团队),每位教师只能参加其中一个团队的比赛;
2.比赛内容:比赛内容和要求请查阅附件1。
四、赛程安排
比赛活动分为学院(部)初赛、学校决赛两个阶段。学校决赛之后,将择优推荐选手参加省赛,省赛优秀者将推荐参加国赛,国赛推荐名额详见附件1。
(一)学院初赛
各学院(部)要积极组织本院教师的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原则上符合参赛条件专任教师均可参加,选手年龄不限。鼓励教学效果优良和创新明显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职称的教师,以及曾获校级和省级讲课大赛奖励的教师积极参加,优先推荐。
(二)学校决赛
学校按文件要求开展决赛,择优遴选教师参加省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校级比赛环节主要包括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环节,具体详见附件1。
1.网络评审。参赛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将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等材料上报学校,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其中课堂教学实录占总成绩的50%,课程教学创新成果占总成绩的15%。
2.现场评审以教学创新设计汇报为主。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展示相关过程性支撑材料。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教学创新设计汇报占总成绩的35%。
五、奖项设置
校级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参加决赛教师的10%、20%和30%。三等奖以上获奖教师可优先获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校级比赛还将设立教学活动创新奖、教学学术创新奖、教学设计创新奖、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等专项奖。
学校将根据《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建设与研究业绩奖励实施办法》(温医大[2018]149号)文件给予参赛获奖教师一定的奖励。
六、报送材料要求
1.申报书。详见附件1。
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需反映参赛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详见附件1。
3.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全面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成效,注重体现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明确说明课程教学创新解决了教学中的哪些“痛点”问题,注重问题导向;第二,突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反映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创新思路、举措、效果及反思,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第三,通过基于数据、案例等证据的可靠分析,说明问题解决的情况和效果,并分析其推广应用的价值。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须有摘要约300字,正文字数不超过4000字。
4.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2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约90分钟的1个视频或分别约45分钟的2个视频,视频格式标准详见附件1)。相关材料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信息表(详见附件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以及其他有助于表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材料。
各学院(部)于12月19日前将《温州医科大学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申报书》电子稿和纸质稿上报。1月15日前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如这学期没有课的教师,教学实录视频可在下学期初进行补录上报)及相关材料的电子版发至30282345@qq.com邮箱,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纸制稿经学院签字盖章后报送至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督导与教学评估中心)。
联系人:闵顺琴,联系电话:86699397,13868404778(664778)。办公地点:同心楼201办公室。
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督导与教学评估中心)
教务处
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信息技术中心
附件:
附件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转发《关于举办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的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