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中心):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决定举行2016年教师教育技术成果评比活动,现将评比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比项目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
(三)微课
二、评比内容及要求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说课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
1.参评作品选题适当,内容完整,凝聚精华,引人入胜。每门课程至少5讲,每讲时长20—30分钟。
2.主讲教师须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善于与学生互动,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保证视频课堂的现场教学效果。
3.参评作品必须是我校教师自主设计或主要参与设计,不侵犯任何第三者知识产权的网络课程及课程资源。
4.参评作品不曾参加任何相关评审或是出版,已经获奖或已报送教育部立项的成果不在本次评审范围内。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
1.资源共享课应是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有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新颖的教学设计思路、丰富的、多元化的课程相关资源及配套的课程教学实况录像。
2.参评作品必须是我校教师自主研发或主要参与研发,不侵犯任何第三者知识产权的网络课程及课程资源。
3.要求资源共享课不曾参加任何相关评审或是出版,已经获奖或已报送教育部立项的课程将不在评审范围之内。
(三)微课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10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单元进行针对性讲授或讨论的一段音视频。系列微课是指一系列或具有连贯性知识点的微课。
1.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音、视频或其它,形式不限。
2.画质清晰,文字内容正确无误,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声音清楚,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讲解精炼。时间须严格控制在5-10分钟。微课片头显示标题、作者、单位、微课适用对象及微课所属学科、教材、单元、知识点等信息,微课标题以知识点命名。微课选题得当,具有针对性,适合于多媒体表达,避免“黑板搬家”现象。选题应围绕日常教学或学习中典型、有代表性或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用传统方式解决的问题进行设计。
3.在量上要求不少于5节微课程,总时间不低于25分钟。
三、评比要求及截止时间
参评作品设计完成时间应在近两年之内,2014年之前的作品不予评审。
各学院(部、中心)可申报评比项目1-3件。2016年7月1日前(即作品接收截止时间)上交评比作品及报名表(附件1)。9月初组织校内初评,
四、奖励办法
(一)获奖作品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并纳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在“温州医科大学教师在线学习中心”推介展示。
(二)获奖作品将选送参加2016年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评比。省里获奖的教育技术成果,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和浙江省高教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将正式行文公布,颁发获奖证书,组织大会交流、研讨与观摩。
五、联系方式
具体事宜请咨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办公室(茶山校区同济楼B402/B403室),联系人:胡晞(668169/86689893)、施莉莉(662893/86689812)。
教务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6年5月12日